国学文化是内涵丰富、意蕴厚重的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学对传统精深文化的继承、延伸和深化,国学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不断突出。认真学习四书五经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,对我院学子具有弘扬时代精神、提升文学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。
一、比赛主题
传承数千年经典文化健全人格提升智力
二、比赛目的
以激发和培养青年一代对国学的兴趣,从而增进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,进而传承与发扬,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人文素养,增强我院学风建设。
三 、比赛对象
信息学院全体师生
四 、比赛内容
四书(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)经典100句
五 、比赛主办方: 信息学院党支部 信息学院办公室
承办方:信息学院学生会宣传部
六 、比赛时间: 2018年4月25日
地点:2#616
七 、比赛规则(比赛分为:初赛、复赛、决赛)
组织方式:参赛选手共分为八个团队,由1个学生党小组团队、1个学生会团队、1个团支部团队、5个辅导员团队组成,每四人为一个团队(即A,B,C,D四人)。
1. 初赛
比赛方式:
以团队(小组)为单位,共四轮,每人轮流答题,每人有四道题,涉及到的内容为四书(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)经典100句。由主持人在PPT上读出上句,选手接出下句;或读出下句,选手接出上句。
比赛顺序:
1) 第一轮:由每小组的A选手答题(开始组为第一组,其次第二组,……,直至第八组)
2) 第二轮:由每小组的B选手答题(开始组为第一组,其次第二组,……,直至第八组)
3) 第三轮:由每小组的C选手答题(开始组为第一组,其次第二组,……,直至第八组)
4) 第四轮:由每小组的D选手答题(开始组为第一组,其次第二组,……,直至第八组)
注意:
a) 每人有一次求助机会,求助时间为10秒
b) 每道题的作答时间为10秒
c) 答对加一分,答错或不答者不得分
d) 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,选手可以反复思考答案是否正确,并予以改正。
e) 请现场所有人员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、不要随意走动,并保持赛场安静和赛场卫生;
f) 为了比赛的公平起见,请观众不要提示选手答案!一经发现,取消作弊选手参赛资格!
2. 复赛
比赛方式:
互相提问回答,八个团队抽签分组,两两结合,共四组,每组包含两个团队,各个团队分出A、B、C、D代表。先由抽到1的两个团队进行比赛,其次为抽到2的两个团队……最后为抽到4的两个团队。
比赛顺序:
1) 比赛开始先进行抽签(设置两个签:分别为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)决定哪个团队先提问问题或先回答问题,提问问题的团队提问完问题之后与回答问题的团队交换位置(此时提问问题的团队变换为回答问题的团队,回答问题的团队变换为提问问题的团队)。
2) 再次抽签,抽到标签为1的小组先进行比赛,其次为抽到标签为2的小组……最后为抽到标签为4的小组进行比赛。
3) 每组中的两个团队的A、B、C、D四个人相对应(例如:A团队中的A对应B团队中的A,A团队中的B对应B团队中的B。)
4) 比赛实行抽题的形式,提出问题团队中的A、B、C、D四人依次从题箱中抽出四道题作为回答问题团队中A、B、C、D四人的考题,问题回答完之后放回题箱中。
注意:
a) 每道题的作答时间为10秒
b) 答对加一分,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
c) 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,选手可以反复思考答案是否正确,并允许改正。
d) 请现场所有人员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、不要随意走动,并保持赛场安静和赛场卫生;
e) 为了比赛的公平起见,请观众不要提示选手答案!一经发现,取消作弊选手参赛资格!
3. 决赛(笔试考试比赛)
笔试考试比赛内容:
笔试考试共分为三种题型(补全句子、根据提示意思写出句子、根据句子写出意思)
笔试方式:
试题共分为四套(A卷、B卷、C卷、D卷),每个团队中的四人
分别从四套题中任意抽取一套作为考题。
注意:
a) 参赛选手禁止携带小抄、通讯器材等。
b) 参赛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作答。
c) 参赛选手严禁在笔试时间内交头接耳。
八、赛前准备
1. 宣传工作:由学习部和宣传部在晚自习期间进班宣传;
2. 人员安排:主持人1名,计时2名,计分核分2名,维持纪律4名,工作人员2名
3. 材料需求:100张纸,10个0.5MM中性笔,题箱1个,抽签箱1个
——信息学院学生会宣传部
二O一八年四月十八日